新会岳王庙
新会有不少的古建筑均大隐隐于市,就坐落在缭绕着烟火人家的闹市中,藏身于背街小巷的窄道内,有时,在某一个转角处便会无意间踏进百年前的尘世,这些躲进时间之中的古建筑,看着脚下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世界,早已分不清是往昔,还是当下。而新会岳王庙也是如此,位于新会区会城街道都会村面庄山脚下,与都会学校为邻,与民宅同居,现存格局始建于明代,是中国现存仅有的四大岳王庙之一。
历代的岳王庙都是为了纪念南宋抗金名将岳飞而建。岳飞,字鹏举,被后人追赠谥号“武穆”。从二十岁起,曾先后四次从军,力主抗金,挥师北伐,收复故地。但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师。在宋金议和的过程中,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遭受秦桧、张俊等人诬陷入狱,岳飞临终仰天长叹:天日昭昭,天日昭昭。高悬在新会岳王庙大殿上的牌匾题字:心昭天日,也是由此而来,武穆忠心,天日可鉴。
岳王庙古朴苍劲,整个建筑结构呈对称性设计,墙面通体由大理石砌成,庙顶的屋脊两侧各以数对吻兽装饰,悬山屋顶,三合院组合,岳王庙两旁的榕树高耸参天,宁静肃然。还未走入岳王庙,就可以看到庙前立着一个石铸人像,反剪双手,面墓而跪,这是陷害岳飞的主谋秦桧,村里人有一句流传已久的俗语,即“不打秦桧,拜岳不灵”,可见世人对秦桧这一民族罪人的痛恨,正所谓忠武者高居于庙堂之上,奸佞者垂跪于荒野之外。
踏上由石条筑成的阶梯入内,便是岳王庙的头门了,头门是一座二层的重檐建筑,巍峨庄正,正中悬挂着"宋忠武庙"的竖匾,还未迈过石槛,一个硕大方正的“忠”字石牌就映入眼帘,饰以金粉,绕到背后,便能看到石牌背面也镌刻着与“忠”字对应的“义”字,忠义二字,气势如虹。沿着侧道漫步几米后,眼前就出现了岳王庙的大殿,殿前中央竖立着一口铜制的香炉,炉壁中在漫长的岁月中积攒了厚厚的香灰,终年供奉着香烛,日照炉上,紫烟缭绕,香火不断,前来供奉的游人络绎不绝。
绕过烟云氤氲的香炉,就进入大殿了,殿内正中矗立的是高约3.5米的彩色岳飞塑像,身着紫色蟒袍,臂露金甲,豪气飒爽,显示了武将的英雄气概。内殿两面壁上题写着“精忠报国”四个大字,荡气回肠,令人肃然起敬。出殿折东,入庭园,南北处各有吕祖殿与观音殿,遥遥相对,巍然而立。庙内植被茂盛,枝叶纷披,却素净无尘,为武庙增添三分盎然的春色,与武穆的威严肃杀之气一张一弛,开合有度。
相信我们大多数人都识记或者背诵过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这是他在北伐途中写下的爱国名篇,豪壮悲愤之情跃然于纸上,如朔北临风,字句铿锵,流传至今,如今读来,心中的悲戚仍与之共鸣,将人瞬间拉回到千年前那个慷慨激昂的时代中,三千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对于家国情怀最好的诠释莫过于此吧,劝勉当代人永远不忘气节二字,这在新时代则表现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也正如岳飞的诗中所言: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守护新会岳王庙,为江门的历史添上一笔浓郁的厚重感,更好地融入当下的价值观,同样也在无形之中教化后人,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