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亭陆公祠
植亭陆公祠,又名慎思堂,位于雅瑶镇隔朗村南侧,始建于清道光十九年前后,是植亭公的后代为纪念先祖而兴建的,也是陆植亭后人的家祠,即为家族的象征和中心,也是乡土文化的根。岭南地区素来重视宗祠文化,原为“追远、根本”的目的而兴建,所以在建筑规制上体现出礼尊而庄严。用材贵重,雕刻华美,保存完好,对研究江门的地方史和家族史有重要的价值。
据说这位植亭公,原在家乡务农,依靠种姜起家,后来他的子孙过埠谋生,经营有方,逐渐走上了票号经营的路,通过经商逐渐发家致富,富甲一方。为了光宗耀祖,子孙后代于是花费数万两白银兴建植亭祖祠,又在溪山门内外,盖了一批石脚青砖高房,扩大了村庄的面积,经过历代不断修缮,植亭陆公祠仍保持着完整的建筑主体。
植亭陆公祠的构筑设计别出心裁,融合了古老的祠堂和现代别墅的建筑形式,兼有古朴感和现代感。植亭陆公祠坐东北向西南,沿中轴线对称布局,为两进院落加后楼式布局,两边有青云巷和厢房。采用抬梁式木构架,硬山顶的传统屋顶形式,大量采用传统的广府建筑技法,配以石雕、砖雕、木雕、灰塑等装饰,别具一格,精美绝伦。祠堂两边有青云巷和厢房,第一进门厅为凹肚门楼式,两旁树立着二人合抱的木制圆柱。门厅两边有走廊,沿走廊往里走几步,穿过石雕拱门便是正殿,拱门两边门额镌刻着“入孝”、“出悌”四字,正殿堂内高悬一宽大匾额,虽然年代久远,字体斑驳,仍可以看到书有“慎思堂”的三个金漆大字,据说落款题主是晚清岭南著名书画名家鲍俊,其素有“岭南大才子”之称。
正殿后面是一座双层楼房建筑,宽敞明亮,重檐叠瓦,地面铺有青砖石脚与阶砖长廊,楼上饰有雕檐彩栋。正殿后墙镶嵌着工细艳丽的花鸟壁画,楼房二层树立着翡翠色的陶栏杆、珍贵的木柱石雕、精致的镂空窗花,目迷五色,精美绝伦,无不见证着植亭陆公祠昔日的精巧与辉煌。紧靠庭院右边是一座俯视四乡的五屋高楼,沿着左边长廊直走,由尽处的小门通向小院。庭院深深,剪枝养节,院中种植许多珍奇花草,无不表露出陆家后人的品味。走进小院,迎面就是几株醉酒芙蓉。醉酒芙蓉的后面有一个圆门,出了圆门便是后花园。花园依山而筑,广阔的后花园里竹木扶疏,草木葳蕤,果树掩映,还有假山鱼池,接花叠石。如此风格的祖祠,在全县来说是绝无仅有的,在整个岭南地区,都可算是别具一格。
小院南面是一个六七十平方米的大厨房,其中一边并排摆放着三只大铁锅,直径约为半米,另一边便是排列案板和小炉灶了。厨房的对面,隔着院子,再迈上五级的石阶,便到了一个与厨房等大面积的饭堂,仅从厨房和饭堂的规模,就可以想象这一家族昔日的盛况,规模宏大,在饱受风雨洗礼的年代,仍然屹立不倒。
保护植亭陆公祠,便是传承古老的宗祠文化,延续江门的文化传统与艺术风格。你可以通过了解祠堂的格局,进而了解村庄的发展历史。当你走典雅壮观的植亭陆公祠,就能了解到岭南地区传统建筑的特色,领略到匠人精巧致胜的设计美感,感叹巧夺天工的匠心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