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玉台寺
在南粤大地,有一山脉,名为“圭峰”,延绵数十里,风光秀丽,被誉为广东十大名山。圭峰山下有一座小城——新会,是一座南粤历史文化名城。圭峰山主峰东南面,自山腰下中空一谷,山坡环拱,树木茂密,松荫弥处,水远泉清。这里冬暖夏凉,苍翠幽深,有一百年宝刹,名为“玉台禅寺”。玉台禅寺,源远流长,高僧辈出,曾列岭南四大丛林之一,最早的新会县志记载有云:西连绿护,南望崖山,秀拔玉立,其顶四方,故称“玉台”。
在新会人的心中,故乡的标志便是“圭峰”,而圭峰的灵魂似乎就是“玉台寺”,爬圭峰山的人,必会在玉台寺驻留片刻。“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圭峰山似乎也因为有了这座宝刹而别具灵气。山上的枫叶、溪水融入寺庙,而寺中每天檀香缭绕,又飘于山中……灵山、秀水、古刹,组成了宛若仙境的画面。
玉台寺始建于汉朝,唐代一行僧到访玉台寺,在这里开堂说法,弟子500多人,宗风大振。之后,不少高僧相继主持玉台寺,圭峰山从此香火鼎盛。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曾到此游览题诗;明代大画家沈石田曾到这里作“玉台图”;哲学家陈白沙曾在这里讲学,至今还留下“白沙讲学亭”。玉台寺成为当地文人骚客聚集的场所。光绪十年,知县彭君谷重修,后日军入侵时被毁,现在重修的玉台寺,古木参天,景色清幽,佛像金碧辉煌,建筑雄伟庄严。观音殿的千手观音身后常年流着潺潺溪水。加上多年来每天晨钟暮鼓从未间断……可以说,这里的每一块青砖都渗透着历史感和佛菩萨的加持力。每次进来道场,从身到心,都觉得分外凉快。
穿过天王殿便是玉台寺的中庭。一条石阶道直通大殿,石阶东、西两面分别是“钟楼”和“鼓楼”。两者都是仿唐建筑,红墙黄瓦,与菩提树的绿叶相映成趣。溪水长流,山风徐来,悬钟轻曳,绿叶沙沙……仿佛都在宣说着清凉法语。玉台寺东侧的钟楼内,有苏州名厂特制的青铜巨钟,上面铸镌了历代名僧文人颂记玉台寺的诗词和祈福词句。此钟是目前全国最大的佛钟之一,撞击此钟,声音纯厚绵长,圆润洪亮,声超三界。“声声散落天花雨,念念宏开禅定门”用来形容玉台寺的铜钟最适合不过。钟声响起,敲碎了心头的烦恼;钟声再响,击破了头脑的执着;声声钟响洗刷着累劫的五毒习气,正念油然而生。
古来深山藏名寺,玉台寺创建千百年来,屡经兴废,历尽沧桑,到今天才得以大规模修复。如今,这延绵森林之中,掩映着一片飞檐斗拱,飞彩镏金的宝殿琼阁。昔日瓦砾已吐金碧之辉,秃顶荒山已现丛林之色,钟鼓远震天外,香火重光寺院,佛像庄严,胜复旧观,玉台重光,金玉炜煌,晨钟暮鼓,梵声不辍,春秋佳日,游屐不绝。
在玉台寺的寺廊中静静地观察,不难发现寺廊里刻有不少历代文人歌颂玉台寺的诗词。有诗赞曰:“万木森森藏玉台,千年古刹又重开;坡公笠影屐印出,最惹诗人赤子来。”佛境庄严,别有洞天成福地;善门开放,合留坊表在名山。在山间游走,仿佛能让人一下子澄净了思虑,契入寂妙之境。让我们常常走进名山去礼佛,在佛光普照下,以拂去心灵阴影,平息烦躁的心境,进而参悟出人生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