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江良溪村
良溪村位于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与鹤山雅瑶接壤,面积有7.6平方公里,现有500多户村民常住。村庄坐北朝南,沿着隐龙山聚落而建,东南高,西北低,民居由东向西成牛角状分布,形成了“青龙骑白虎”的风水格局。
“良溪古风”是蓬江十景之一。良溪之“古”,在于历史,显于建筑,融于风俗,藏于美食。它有着深厚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它是历史在现代的遗存,它的美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与博采众长的岭南文化中,如果你想了解它,请听我慢慢道来。
良溪的古,在于历史。良溪村是一座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它曾名“蓢底”村,是南粤各地罗姓人的源头。相传,在南宋绍兴元年,为了避免战乱,良溪始祖罗贵率领着36姓共97户人家,从南雄珠玑巷迁徙至此,因建立村落之时,周围地势低洼,长满了蓢草,于是便把村名定为了“蓢底”村。后在明朝洪武二十九年后,村名以“蓢底”为谐音,改名为“良溪”村,寄托着村民“良才大用,溪水长流”的美好愿景,
良溪的古,显于建筑。来到良溪,不得不为其保存至今且良好的古建筑而惊叹。良溪的建筑之美,不止于深厚的历史沉淀,更在于其多元交汇融合的美。良溪古村是集中原文化、岭南文化与海外文化交接的一个重要的中转站,2006年良溪村被省历史学家誉为“后珠玑巷”。2008年入选首批“广东省古村落”,2014年良溪村被列为国家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走进良溪古村,青砖灰瓦的古建筑鳞次栉比,整齐干净的石板铺在你的脚下,长长的巷子弯弯曲曲,幽深狭长,小草在墙角舒展身姿,不甘寂寞的古树也在屋檐探起了头。咣咣的木门的开合声,伴着你的脚步,随你来到了良溪村的罗氏大宗祠。宗祠堂是用砖木搭建起来的,面宽三间,三进三厅,显得异常宽大,疏朗开阔,其形制与中原建筑一脉相传。踏着轻松的步伐,走入宗祠,在其两侧的小门上分别写着“入孝”、“出悌”,祠内青砖花窗,壁画重重,岭南文物风格明显。正门墙体于屋檐结合处砖雕着古代人物故事的组图,为游客述说其深厚的历史。站在罗氏大宗祠的门口,往其对角一望,威风堂堂的五部堂便出现在你的眼前。五部堂是良溪村传统的“法庭”,在过去,如果有了村民违反了族规,便要在五部堂接受族人的审问。五部堂的会审的功能已经成为过去,但贴在其内的“型仁讲让,敬老尊贤”的对联无时不刻地训导着良溪村的村民不忘仁礼贤让。
良溪的古,融于风俗。良溪村不仅古村落建筑众多,其还保留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你在合适的日子到访良溪村,便可一赏良溪风俗之古。良溪村最出名,最有特色的便是其十月一日舞火龙的风俗。良溪的火龙,又名香火汇龙,其以草藤和榕树枝叶扎成,再包以芭蕉树皮,并在龙身上插满燃烧的香火,舞动时,香火闪烁璀璨,气势恢宏,美不胜收。
良溪的古,藏于美食。良溪的美食同样历史悠久,美味飘香。良溪物产美食有白水角、萝卜糕、芋头糕、花生糕、鸡屎藤糕、炒寒提、柑普茶等。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良溪的柑普茶。柑普茶是由良溪村进士罗天池所创,是以云南普洱茶和新会柑制作而成,柑普茶入口甘醇、香甜,有独特的花香味和陈香味,具有化痰、止咳和消滞提神的功效。
良溪那么美,还差一个你,你确定不来看看吗?良溪等你来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