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公园
江门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
{{ play_currtime }}
{{ songarr.length > 0 ? songarr[play_idx].file_time : '' }}

广东江门中华白海豚省级自然保护区

江门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江门台山市大襟岛附近海域,该海域是我国目前已知的第二大中华白海豚分布区域。这里生活着200多头中华白海豚,江门中华白海豚保护区的主要任务就是保护和研究中华白海豚,是我国中华白海豚保护工作的一个缩影。该保护区也是江门市首个和唯一的水生野生动物生态系统类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

中华白海豚,是一种哺乳类动物,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作为

宽吻海豚及虎鲸的近亲,中华白海豚性情活泼,喜欢在晴朗暖和的天气穿过水面嬉戏,有时甚至能跃出水面近1米高!但是,中华白海豚是一个繁殖能力较弱的物种,雌海豚备孕时期需要十一个月左右,一胎只能孕育一只小海豚且夭折性较高。因此中华白海豚的数量不断减少,甚至与大熊猫、华南虎属同级别的珍稀濒危物种,这也是中华白海豚“海上大熊猫”这一称号的由来。目前,中华白海豚生存现状不容乐观。在我国,中华白海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而随着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型工业项目不断增多,近海海域的污染日益严重,白海豚的生存空间也随之越来越小,原始的栖息地几乎都已消失,同时白海豚自身的繁育能力又不强,两种因素夹杂在一起,更是加剧了中华白海豚濒危。

中华白海豚对于生存环境的要求较高,这也使得白海豚成为了环境质量的指向标,为了更好地保护中华白海豚及其栖息地的生态环境,2003年12月,经江门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广东江门中华白海豚市级自然保护区。2007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8年成立江门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自然保护区在海豚救护、宣传教育、环境监测、科研合作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就,成为了中华白海豚的最佳守护者。

大襟岛附近的海域中国境内中华白海豚主要的分布区域之一,海域内白海豚数量较多,并且活动频繁,江门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的设立,为此海域的中华白海豚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除此之外,大襟岛附近的海域,水温温和,水质纯净,并且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再加上其海域面积较大,是白海豚栖息、繁殖的优质环境,将中华白海豚的生存区域有效地保护起来,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类活动带来的负面影响,更能为中华白海豚的生存与繁殖提供有力的保障。更值得一提的是,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在挽救濒危的中华白海豚同时,也保护了大襟岛海域自然环境的生物多样性,一定程度上修复了其海洋生态系统,并且也增殖了渔业资源,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江门中华白海豚省级自然保护区还建成江门中华白海豚科普宣教馆,利用多媒体等技术,构建一个互动区,寓教于乐,在注重宣传的科学性、知识性的同时,又不缺乏趣味性,让参观者更能接受与牢记白海豚的相关知识,提高公众对白海豚等濒危物种的保护意识。除了做好保护宣传工作,保护区工作人员多次到社区、学校组织开展中华白海豚保护宣传日活动,充分利用保护区官网、海豚救护微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开展宣教工作,努力提高对中华白海豚的保护管理能力。

守护蔚蓝海洋,让“海上大熊猫”能快乐地在海面上腾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选择集数(共1集)

  • {{ index+1 }}
  • {{ item.title }}
  • {{ item.file_time }}
  • {{ item.vi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