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佳韵
蓬江公坑寺
{{ play_currtime }}
{{ songarr.length > 0 ? songarr[play_idx].file_time : '' }}

蓬江公坑寺

蓬江公坑寺公园,坐落在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西南的乐溪村小蓬莱山上,又称“小蓬莱”,南距市区约13公里。山腰有一座古寺,名叫“天成禅院”,原名为“天成寺”,俗称“公坑寺”。公坑寺公园的最佳游览时节,是在每年清明前后两星期,那时禾雀花挂满枝头,您可以尽享“南国奇花”的独特韵味。

公坑寺的由来,据传宋末有一遗臣,在此山口自建小篷舍隐居,常到方园十里乐溪一带悬壶济世,赠医施药,深受村民敬重。百姓感激他的恩德,便称小蓬莱山为“公坑山”,并建寺纪念,称为“公坑寺”。寺内殿供奉弥勒笑佛,悬有邑人苏华撰写的“哈哈哈哈”四字匾额,旁有楹联。寺门口有山泉从四条蟠龙口中流出,寺中师傅用此水煮茶,真可谓吸天地之灵气;佳果相迎,品茶论道,别有一番风情。

2009年,为了提升公坑寺的旅游环境,在小蓬莱山山腰择址建了一座大雄宝殿,2011年又再在大雄宝殿前兴建了观音殿、天王殿、斋堂、1条长1.5公里的环山人行道和2个停车场等。同时还对上世纪五十年代建的旧茶楼进行修缮装修,改称为“观雀楼”。秦有朋曾赋诗公坑寺:“蓬莱山上气象新,百年古寺传佳音。树为藤蔓花是鸟,观雀楼下喜相迎。”寺庙建筑精雕细刻,颜色绚丽,金碧辉煌;寺中和尚诵经音色圆润,诵经声、罄声在山谷中回荡,声音宏亮且悦耳动听,有如天籁之音,让人顿入佛界。

公坑寺以“禾雀花”闻名遐迩,“雀藤花廊”自然是其核心景区。禾雀花的外形与大小,就像一只只嗷嗷待哺的小禾雀;花托像禾雀头,两旁各有一粒眼珠似的小黑点;花开四瓣就像禾雀展翅飞翔,正中的一瓣弯弓就像雀背,两侧的花瓣就像雀翼,花瓣后伸部分就像尾巴。禾雀花全身乳白色,采摘后两、三个小时就会变成褐色,就更像禾雀了。如果不小心损伤了花瓣,便会有像鲜血一样的红色汁液流出,令人称奇,闻名中外。每年清明前后,漫山的藤蔓上便挂满了一串串的禾雀花,近看朵朵花头、眼、嘴、翼、尾俱全,盛开时如禾雀振翅欲飞,栩栩如生,蔚为奇观。

据说公坑寺的禾雀花有着700多年的历史,古刹有奇花,当然还少不了许多神话故事。流传较广的传说是,铁拐李云游到了公坑寺,看见一群一群的禾雀,飞到稻田里偷吃稻谷,农夫眼巴巴地看着大群禾雀啄食他辛苦种出来的粮食,痛心疾首,呼天抢地。可是顽皮的禾雀反而叽叽喳喳嘲笑农夫,互相打闹雀跃。铁拐李见此情景,觉得这群禾雀太顽皮,便随手从山边扯下一条山藤,用法术将禾雀全部捆绑住,一串一串挂在树上,只准它们在青黄不接的清明前后出现。

公坑寺公园的“姻缘路”是情人幽会揽胜的好去处。“姻缘路”清幽寂静,坡度时缓时急,路两旁的松树千姿百态,矫健多姿,遒劲有力。一直沿着“姻缘路”走向终点,便可登上公坑寺公园的最高点——“崖顶石”,一览“小蓬莱山”无限风光。小蓬莱山山路稍显陡峭,是爱山之人踏出的土路,喜好登山的人不妨登山揽胜一试。山脚下还有不少餐馆,其中的脆皮鸡值得一品。

蓬江公坑寺公园,林木茂盛,曲径通幽;揽胜赏花,饶有情趣;祈福神佛,品悟禅意;实在是一个休闲放松的旅游好去处。

选择集数(共1集)

  • {{ index+1 }}
  • {{ item.title }}
  • {{ item.file_time }}
  • {{ item.vi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