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文化
恩平碉楼
{{ play_currtime }}
{{ songarr.length > 0 ? songarr[play_idx].file_time : '' }}

恩平碉楼

说起碉楼,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往往是江门的开平碉楼,其实,在江门的另一个城市,恩平,同样也矗立着大量建筑精美的碉楼。据不完全统计,恩平全市现有碉楼780多座,保存完好的有460多座,残缺的60余座。碉楼相对比较集中在君堂镇,有216座;有的古村碉楼多达7座,有四五座碉楼的古村比比皆是。碉楼历史悠久,据考证,恩平的碉楼,有的建于清代,有的建于民国年间,大多有80多年,有的有上百年的历史。其中,民国年间是碉楼兴建的鼎盛时期。

恩平比较著名的碉楼主要是位于圣堂镇塘龙村的唐氏碉楼。和位于沙湖镇高园村的几处碉楼。

唐氏碉楼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因为它见证了我国著名外交家唐明照的童年成长生活。唐明照,著名外交家,广东恩平市圣堂镇塘龙村人,中国共产党高级领导人,曾任《美洲华侨时报》社长与总编、中共北平市委组织部长、美国共产党中央中国局书记、中联部副秘书长、联合国副秘书长以及中联部顾问等职。其女唐闻生同样是著名的翻译家、外交家,从70年代初就开始担任毛泽东和周恩来的英文翻译。作为高级翻译和外交官,她几乎参加了所有毛主席、周恩来与来访各国政要、知名人士的会见,见证了中国许多重要的外交时刻。

唐氏碉楼占地约50平方米,高5层,是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碉楼。从外表看,唐氏碉楼稍有些破旧,它的墙面有较为严重的风化侵蚀现象,呈现为外墙褪色。和其他碉楼一样,唐氏碉楼的一到四层的每一个墙立面都各开有一扇观察瞭望铁窗,但是与其他碉楼不同的是,唐氏碉楼的每一扇观察瞭望铁窗的上方都修筑有罗马风格的、圆拱形的、带雕画的装饰,这让严肃的铁窗更添了一点点生机。每一扇观察瞭望铁窗两旁都有若干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射击孔,以抵御外敌。第五层顶层的四边都筑有凸出墙外的、近似半圆柱体的建筑物,俗称“燕子窝”,但是年久失修,该建筑的铁栏杆已经锈迹斑斑了。第五层的四周建筑有精美的中式雕刻,这与它的主人,一个学贯中西的著名外交家的身份很符合,顶部开有一个天窗,也为这座严肃的碉楼增添一点趣味。

其他比较有名的碉楼比如在恩平沙湖镇高园村,有保存完好的古碉楼4座。其中,高园村的碉楼、景福楼保存较好,有较高的文物价值,2012年,被恩平市人民政府评为“恩平市不可移动文物”。

总体上看来,恩平碉楼缺乏保护和开发,导致知名度远不如开平碉楼。恩平至今仍保存着两座建于民国年间的珍贵的大钟楼建筑。但是大钟楼的大钟和精美雕刻被拆除了。经过几十年的风雨,目前有相当部分碉楼已自然倒塌或人为拆毁。据普查统计,倒塌和拆毁的碉楼大约有300座,仍完好地保留下来的,也已有90%都人去楼空,无人管理,正面临着倒塌或拆毁的危险。

目前,恩平政府正积极采取措施保护和开发碉楼古建筑。例如,恩平市博物馆拟推荐开辟恩平碉楼一日游项目,将引入资金对碉楼进一步开发保护,计划出版介绍恩平碉楼的彩色画册,打造碉楼旅游新品牌。我们希望在未来,恩平碉楼能够再现光芒,能够与开平碉楼齐头并进,一起向世界展示侨乡的文化和历史。

选择集数(共1集)

  • {{ index+1 }}
  • {{ item.title }}
  • {{ item.file_time }}
  • {{ item.vi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