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概述
自然资源
{{ play_currtime }}
{{ songarr.length > 0 ? songarr[play_idx].file_time : '' }}

自然资源

广东省江门市,位于南中国的广东中南部,珠江三角洲的西翼,西江与潭江环拥着万里沃土,向南面朝浩瀚南海。江门东接佛山市、中山市和珠海市。西与阳江市、云浮市相连,北靠肇庆市,南濒南海海域。下辖蓬江、江海、新会三区和鹤山、台山、开平、恩平四市。总面积9500多平方公里,占珠三角总面积的1/4。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西江自北向南流经鹤山和江门东部,长约76公里,经磨刀门、虎跳门出海。潭江则自西向东流经恩平、开平、台山和新会,长约248公里,最后经银洲湖出崖门注入黄茅海。由两江下游支流形成的河流冲积平原,沿河作带状分布,流域面积占江门总面积的70%,多为良田。江门三区四市中,有5个广东省商品粮基地县、3个产粮大县,全市常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75万亩左右,年产量90多万吨。江门市仅占粤港澳大湾区1/6的土地,却提供了1/3的粮食产量、1/4的肉类产量、1/5的蔬菜产量。作为广东省农业大市,江门是粤港澳大湾区名副其实的“米袋子”、“菜篮子”。

江门面向南海,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有2250多平方公里的海域。东起黄茅海,西至镇海湾,海岸线长达280多公里。在这片辽阔的海域中,飘浮着几百个大小岛屿,其中面积超过500平方米的岛屿就有97个,海岛总面积达230多平方公里,岛屿海岸线长达330多公里,可供旅游开发的海滩、海岛资源丰富。江门是广东省最早发展滨海旅游的城市之一,上川岛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已开发,海角城旅游度假中心等也相继建成。一直以来,江门滨海生态保护较好,有海豚保护区、红树林、海岛植被、省级猕猴保护区、独特的海岸地质地貌、渔民原生态生活等等,生态资源十分丰富。据相关资料显示,川岛和海角城、浪琴湾等沙滩为石英细沙,洁白细腻,滩长坡缓,海水清澈,为天然优良的海滨浴场。

连绵的山脉向江门的东南面和西北部伸展,东南面是古兜山脉,西北部的天露山脉最高处达1250米,是五邑地区最高的山峰。山上生长着上千公顷的原始森林,拥有各种野生植物近1000多种,不少是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全市森林覆盖率43%的。林地用地绿化率87.6%。2017年,江门又增添了一张城市名片——“国家森林城市”。

更为可贵的是,江门有着罕见且富足的地热资源,一条宽阔的温泉带几乎贯穿整个江门市。它从新会的崖南到台山的都斛、三合,并一直延伸到开平的赤水,恩平的那吉、良西。温泉水最高可达80摄氏度,日流量最大可达三万立方米,这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尤其是恩平市,是中国第一个通过国家相关机构评审,获得“中国温泉之乡”称号的城市。帝都温泉是中国首个5A级温泉度假区和世界养生大会推荐的“世界温泉养生基地”,金山温泉、锦江温泉、山泉湾温泉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广东恩平地热国家地质公园,是中国第一个以地热为主题命名的地热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正式批准授牌。

江门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常年温和湿润,无霜期长,全年平均气温约在21到23摄氏度之间。最低1月份平均气温为10到16摄氏度,最高7月份平均为27到32摄氏度左右。2019年11月,恩平市成功创建全国首个“中国避寒宜居地”。江门,真是一片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福地。

选择集数(共1集)

  • {{ index+1 }}
  • {{ item.title }}
  • {{ item.file_time }}
  • {{ item.vi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