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文化
瑞石楼
{{ play_currtime }}
{{ songarr.length > 0 ? songarr[play_idx].file_time : '' }}

瑞石楼

瑞石楼坐落在开平市蚬岗镇锦江里村,共有九层,占地九十二平方米,瑞石楼是开平现存最高、最美的碉楼,也是中西建筑风格完美融合的典范,号称“开平第一楼”。

站在瑞石楼前,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瑞石楼”三个刚劲有力的大字,这是当时广东省有名的大书法家、广州六榕寺主持铁禅大师亲笔题就的。碉楼的主人黄壁秀与铁禅大师是故交,因此才为雄伟壮阔的瑞石楼留下了一个与之相配的题字。楼前高大的棕榈树枝叶繁茂,却掩盖不住瑞石楼的恢弘气势。瑞石楼整体采取钢筋混凝土结构,非常牢固。在瑞石楼建成之后,便成为了村子的保护神,自此再也没有盗匪敢进犯锦江村,为锦江村村民的安居乐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参观瑞石楼时一定走到顶层,纵览不一样的风景,在楼顶向外看,可以看见连绵起伏的山,形似一条盘龙,静静地卧在地平线的那边。

碉楼整体设计别具匠心,首层至第五层上不同的线脚与柱饰让建筑不显呆板,充满活力。各楼层的窗裙、窗楣和窗花也有着各自不同的造型。五层顶部的仿罗马拱券和四角别致的托柱有别于其他碉楼中常见的卷草托脚,循序渐进,自下而上自然过渡,具有一种独特的美。六层有爱奥尼克风格的列柱与拱券组成的柱廊。七层是平台,四角建有穹窿顶的角亭,南北两面可见到巴洛克风格的山花图案。八层平台中,有一座西式的塔亭。九层则是带有小凉亭的穹窿顶,凸显西方建筑风格,其中以四周用承重墙接托的罗马穹窿顶和以支柱支承的拜占庭穹窿顶造型最为显著,给人不一样的美感。

抛却这些充满异国风格的建筑造型,碉楼内部的布置、用具则是岭南传统的样式,门窗上都是雕龙附凤,有"富贵吉祥"、"延年益寿"等中国传统的祝福字眼,充分体现建造者对西方文化所表现出的从容、自信、大胆接纳,以及洋为中用、兼容并蓄的心态。

瑞石楼曾经的主人叫做黄壁秀,号瑞石,这也是瑞石楼名字的由来。清朝末年黄壁秀前往美国谋生,后又在香港经营药材和钱庄。赚钱之后便筹划着为依然住在村里的父母妻子建造碉楼。1921年,碉楼开始建造,期间黄壁秀与父亲多次因为观念不同发生冲突。当时,锦江里村周围的碉楼都是4至6层高。但黄璧秀的父亲黄贻桂发现,自家的碉楼已经建到了第6层,却还没有封顶的迹象。朴实的老人不希望太张扬,于是要求黄璧秀就此封顶。但黄璧秀并没有听从父亲的建议,碉楼继续向上施工。他告诉父亲,这座碉楼的设计是9层,他要建成一座在全村、全乡、全县最高、最壮观的碉楼,让人们远远就能看到黄家的碉楼,无人可比。最后,一幢9层高的碉楼傲然矗立在80多年前的开平农村,直到今天还令人叹为观止。

随着时间流逝,黄氏家族大多已经离开了大陆,定居在了遥远的异国他乡。矗立依然的碉楼便成了一段历史的见证,这是旅居海外的侨胞赖以寄托乡愁的标志,这也是成长在新时代的江门人瞻仰历史的场所。曾经这是无数远渡重洋,在异国他乡谋生者努力工作的期望,如今则成了承载历史的一座丰碑。光阴荏苒,沧海桑田,有些事物不会因为时光的变迁而湮灭,正是这些事物,不断提醒着我们身后历史的厚重。一个世纪风雨变迁,只有瑞石楼依然如故,诉说着一段绵延百年的故事。



选择集数(共1集)

  • {{ index+1 }}
  • {{ item.title }}
  • {{ item.file_time }}
  • {{ item.vi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