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自力村
自力村,位于广东省江门开平市塘口镇,隶属于塘口镇强亚村委会,俗称黄泥岭,东距开平市区 12 公里。自力村有9条方姓的自然村,建国土改后期,三村合称自力村,取其自食其力之意。自力村内现有63户人家,华侨、港澳同胞248人,侨汇是这村的主要生活来源之一。
自力村该村自然环境优美,水塘、荷塘、稻田、草地散落其间,与众多的碉楼、居庐相映成趣,美不胜收,形成一幅阳春烟景田园诗意般的农耕水墨画,是独具岭南乡村气息的洋式城堡村落。自力村有9座碉楼6座庐,这9座碉楼即西式别墅,分别是龙胜楼、养闲别墅、球安居庐、居安楼、耀光别墅、云幻楼、竹林楼、振安楼、铭石楼、安庐、逸农楼。而6座庐分别是叶生居庐、官生居庐、谰生居庐、湛庐。村内碉楼群以其建筑精美,布局和谐的特点,成为开平碉楼兴盛时期的代表。
20 世纪 20 年代,因土匪猖獗、洪涝频繁等原因,一些离乡别井,到国外谋生的自力村人拿出部分积蓄兴建碉楼和居庐。这些碉楼和居庐一般以始建人的名字或其意愿而命名。碉楼的楼身高大,多为四五层,其中标准层二至三层。墙体的结构,有钢筋混凝土的,也有混凝土包青砖的,门、窗皆为较厚铁板所造。建筑材料除青砖是在楼冈生产,铁板、水泥等均从外国进口。碉楼的上部结构主要有四面悬挑、四角悬挑、正面悬挑、后面悬挑四种。
建筑风格方面,自力村的碉楼很多都带有外国的建筑特色,有柱廊式、平台式、城堡式的,也有混合式的。为了防御土匪劫掠,碉楼一般都设有枪眼,先是配置鹅卵石、碱水等工具,后又有华侨从外国购回枪械。这些碉楼,有的是根据建楼者从外国带回的图纸所建,有些则没有图纸,只是出于楼主的心裁。因此,在自力村很难找到两座完全一样的碉楼,自力村堪称“世界建筑艺术博物馆”。
自力村的碉楼和居庐群建筑独特,保存完好,错落有致,四周良田万顷,稻香阵阵,踏着田间小道,穿过绿树修竹直入村内,顿生世外桃源之感。自力村中最精美的碉楼,是高6层的铭石楼。该楼高6层,首层为厅房,2~4层为居室,第5层为祭祖场所,前部是宽广的敞廓,八根柱子为爱奥尼克柱式,四角是悬挑的角堡。第6层正面设有巴洛克山花,顶部中央为六角攒尖琉璃瓦凉亭。
走入铭石楼内,意大利的地板砖,东洋风格的天花板,来自西洋的电话、打字机、黑胶唱片机,葡萄酒箱上的英文的芝加哥字样,旅行用的皮箱子,乡间常见的藤编篮子,墙壁上的壁炉,老式的衣柜,新式的沙发,中文的地契,西文的黑白报纸等,让人仿佛穿越时空,走进了民国时代,而这生活情景又被牢牢地锁在了一个看似坚硬的外壳之内。这些堡垒式的碉楼,并不是住宅那么简单,这是漂泊在异国他乡的奋斗者在故乡抛下的一根船锚,深深地扎进了开平大地的深处,他们或许试图倚靠建筑的坚固,求得未来的安稳。
自力村碉楼群于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05年被评为"全国历史文化名村";200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广东第一处世界遗产地。现经开平市人民政府整治维修后,更加体现她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协调性,独特的乡村韵味以及碉楼背后的故事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客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