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下寒提
在每个中国人的家乡,都有一种象征着“一家团圆,和和睦睦,生活快快乐乐”的美食,就是——年糕。而在江门棠下的一款特色小吃,颜色为白色,形状很像年糕,但比年糕大很多,江门人称为“寒提。”
寒提的叫法有很多,棠下、沙富等地叫“寒提”,仁厚就叫“寒T”,天河、横江、虎岭就叫“罕”,周郡更独特,叫“喝”,广东话的叫法就是“团糕”,寓意团团圆圆。棠下人到了年尾家家户户都会买来寒提煮,甚至有一些家庭会自己制作。
每逢“谢灶”(农历十二月二十三)过后,各家各户就开始做寒提。做寒提要挑选一些优质靓米来做,才香滑可口。先将米洗过三、四遍,米水清澈透明为止,再用清水浸至少四个小时,甚至整整一夜。然后用磨浆机(过去用石磨)磨成米浆。接下来就是“搅糊”,讲到搅糊,里面可有一番学问。先把大锅烧红,然后倒一些油下锅,这是避免米糊粘锅的妙法,再倒米浆,用一条硬竹片按顺时针不停地搅,如果方向顺着去又反过来,就会有糊焦了的现象。搅糊要注意控制火势,火猛糊就会焦,要想糊不焦,就要有耐性,手要不停地搅动。过了二十分钟,糊就开始粘成一团团的。待米糊有韧度,粘力强但不能粘手了,才能铲上锅,否则,难以搓成合规格的、好吃的寒提。接着就是搓糊。搓糊一定要在平滑、干净的地方搓。先将搅好的糊翻来覆去地搓,搓到又软又韧又不粘手时,再按自己喜爱的大小分开成一个个小团。如果手太热或太粘,就将一些生油涂在手上再搓。寒提的形状有许多,有砖块状、圆饼状等,最简单的是搓成像一块砖一样。棠下镇人则一定要捏一窝小鸡,一对慈菇,一对桔子,一个谷围,两个金元宝,一条鲤鱼等。这些都寓意着人畜兴旺,五谷丰登,年年有余,幸福生活蒸蒸日上……
其后就是蒸寒提。用蒸笼把寒提一块块有顺序地放好,把水烧滚,把寒提隔水蒸。蒸时不能揭开锅盖,否则怎样蒸也蒸不熟。半途别忘了加水,因为不是三五分钟就能蒸得熟的。不少人爱吃刚起锅的寒提,因为此时米香的味道特别浓,又软又韧又滑,可以令你吃不停口。我最喜欢点着煮熟的油和酱油一起吃,那个香啊!
寒提的吃法有多种:1、可以把寒提切成一片片薄片,用上好的肉汤或菜汤煮。2、寒提隔日就要放到清水里浸了,想吃的时候才捞上来,但要注意日日换水。捞上来后,将它切成一块块薄片,再将它和菜、肉丝一起炒,加入一些葱丝、蚝油等调味品,更有一番特别的风味。3、许多人在冬天里爱吃火锅,人们吃火锅一般都是什么肉啦、青菜啦等,棠下人却少不了要放些切成薄片的寒提,大家都说:“这样吃才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