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系列
台山石硖龙眼
{{ play_currtime }}
{{ songarr.length > 0 ? songarr[play_idx].file_time : '' }}

台山石硖龙眼

龙眼俗称“桂圆”,世界上种植龙眼的地方有限,一般在亚热带、偏温和以及无严重霜冻地区最为合适。中国已有2000多年种植历史,主要产地分布在两广地区,因此,龙眼历来也被人们称为“岭南佳果”,品种有乌圆、石硖、水眼、米仔眼、圆眼等,其中尤以江门台山广海出品的石硖龙眼最为出名。

石硖龙眼是台山市具地方特色的龙眼主栽品种,尤以台山市红岭种子园为核心基地,栽种面积达1200亩,总产达5.5万公斤,辐射全市种植22000亩。基地为红壤丘陵坡地,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气候温暖湿润,阳光充沛,空气质量好;经该园多年栽培研究和技术改良,使石硖龙眼达到年年高产稳产,品质提高,其果品美观质极优,外壳光鲜,核小、肉厚清甜爽脆,剥壳也不见汁液溢出。深受消费者喜爱,多年来市场畅销,价格稳定,供不应求。

八月中旬,侨乡台山县广海的龙眼大量上市。在广海龙,眼果是小笠小筐的,卖一点摘一点,不是一下摘光卖出。旅游者在广海吃龙眼,又平又靓,可说是一件美事。

广海龙眼树很多,据华南农学院调查表明,单在广海小城里,就有二千多棵。因此,广海被人们誉为“龙眼城”。广海的龙眼树,多是野生果种,大多是原地生长的,少数是野生几年後,再行移植的。龙眼树大多种在屋前屋後,既乘凉,又收果,一举两得。

六十年代初,林场在城南至南湾,城北至西界尾两个路段两旁,都植上了龙眼树,目前,已大量收果。

种龙眼树,需要十年八年以後才有收获。所以广海人说种龙眼树是前人种果後人吃,一年种果代代收。

广海的龙眼树结果很奇特:上年结果大红,产量特别高,下年结果不多,产量很低,这叫隔年红;有的龙眼树今年东边产果多,明年就西边产果多,这叫隔边红;少数龙眼树结果特别怪,那就是东南西北,轮换著结果的。

龙眼树有“摇钱树”之称。广海龙眼品种多,有牛眼、鸡眼仔、焦核(细核)等。最靓的还是石硖龙眼,它壳薄、肉厚、饱水清甜。旅美华侨张官良先生祖居的园里,有一棵石硖龙眼,是最好吃的。

而最为有趣的是,在南湾“海永无波”公园内,有两块大石,夹著一棵龙眼树,产果很多。人们说这才是真正的石“夹”龙眼。

石硖龙眼又名十叶、石圆、脆肉等,有3个品系:黄壳石硖、青壳石硖与宫粉壳石硖。味道特别甘甜,十分爽口。果实可食率65%~70%,每百毫升果汁含维生素C71毫克,远超其他同类品种。

龙眼浑身是宝,其肉皮、核、花均可入药。龙眼肉:味甘,性温、归心脾经,能补益心脾,养血宁神,常用于治疗年老体衰、神经衰弱、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萎黄、产后浮肿等症。

龙眼核:含鞣酸、早教苏及脂肪等,味苦涩,为收敛的止血药,研末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起到止血、止痛的作用。龙眼壳及果皮味甘,无毒,入肺经,煎服治疗心虚头晕,研末熬治火伤。

龙眼花:煎汤服用可治淋症,国外研究表明,人体有一种黄素蛋白酶和机体的衰老密切相关。黄素蛋白酶活性升高时,会加速人体老化过程,而龙眼具有抑制黄素蛋白酶活性的作用。

同时由于龙眼可以鲜食,也可经过加工烘干后制成桂圆肉,属于名贵滋补药品,历史上有“南方桂圆肉、北方野人参”之说。

选择集数(共1集)

  • {{ index+1 }}
  • {{ item.title }}
  • {{ item.file_time }}
  • {{ item.vi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