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系列
鹤山剑花
{{ play_currtime }}
{{ songarr.length > 0 ? songarr[play_idx].file_time : '' }}

鹤山剑花

剑花,又称霸王花,龙骨花,霸王鞭等,每朵花都似盛汤的瓷碗那么大,枝蔓常攀缘于树干、山壁以及墙头上。是两广一带煲汤时常用的食材,有清热痰、除积热的功效,特别适合夏日食用。

江门鹤山雅瑶镇清溪乡是有名的剑花之乡,由于剑花有清热解暑、滋润的作用,可鲜食,可晒干,一般用来煲猪骨汤。每年七、八月是收花季节,大量供应上市。

剑花和昙花一样,只在夜晚开花。花开之时,在月光的映射下花瓣白若羊脂,形若利剑,所以得了“剑花”这样一个名字。用韦庄的“难相见,易相别,又是玉楼花似雪”来形容它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只因每一朵剑花最美丽的年华,只在盛开的那一夜,却要经过近两年漫长的生长期。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剑花盛开后,授完粉,大概需要两到三天,这时便可以把剑花采摘下来,晒干,让它成为一味清补的汤料。

剑花用于烹饪主要制作老火靓汤。因为中医认为:剑花性味甘、凉,入肺,具有清热痰、除积热、止气痛、理痰火的功效。因此,剑花煲汤具有清心润肺、清暑解热、除痰止咳的作用。其次,剑花煲汤对辅助治疗脑动脉硬化、心血管疾病、肺结核、支气管炎、颈淋巴结核、腮腺炎等有明显疗效以及滋补养颜的功能。而且,剑花制汤后,其味清香、汤甜滑,深为“煲汤一族”的广东人所喜爱,是极佳的清补汤料。

广东人煲猪骨汤,最常用玉米胡萝卜搭配,但鹤山人制汤时却习惯用剑花,新鲜与晒干放入汤中各有不同的风味。加上蜜枣或少许罗汉果,煲1~2个小时即成猪骨老火靓汤,剑花特殊的清香最能引出猪骨的肉香味,整个汤甜而不腻,清香四溢。

鹤山人还常常用剑花与猪舌、猪肺、瘦肉、鸡、冬瓜等原料煲汤,既清甜芳香又有益。

此外,剑花可以鲜食,以糖水沾;还可以以鲜剑花煲汤:将傲然怒放仍沾微露的剑花齐根摘下,然后用自来水细流慢冲,既要干净整花又要保护花蜜不被冲掉,掐断根部,轻轻一旋,一条长长的花心就被抽出来(一般留作它用),最后一朵花撕成4瓣,依次放入砂锅内与过水后的各种原料,小火慢煲2小时左右,调味即成。

但是剑花煲汤更主要的是以干制的成品作原料。夏、秋间采收净花,将剑花纵向切开(基部相连),略蒸后,晒干备用。

选花煲汤时应注意:干燥的剑花呈不规则的长条束状,长约15~17 cm;花被棕褐色或黄棕色;萼管细长部扭曲呈条束状,外侧有皱缩的鳞片;上端花被狭长披针形,有纵脉,往往数轮粘贴在一起;花被内有多数雄蕊,气微弱,味稍甜;以朵大、色鲜明、味香甜者为佳。

如今,鹤山剑花已成为江门非常受欢迎的一道特产,远销全国各地,来此旅游的游客也是最喜欢买上一两包晒干密封好的剑花带回家作为手信礼物赠与亲朋好友。许多移居海外的江门人,更是经常惦记着用剑花煲出的这一口家乡靓汤滋味,所以鹤山剑花也随着他们的足迹,走遍了全世界!


选择集数(共1集)

  • {{ index+1 }}
  • {{ item.title }}
  • {{ item.file_time }}
  • {{ item.vi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