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青蟹
品蟹何必阳澄湖!说到肉丰味美的螃蟹,就不得不提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台山青蟹。其具有体表光滑发亮、蟹钳硕大、甲壳轻薄、肉质白嫩鲜美、蟹膏清甜香滑等特点,已成为江门能够与正宗阳澄湖大闸蟹媲美的拳头蟹品。
在广东,蟹以台山青蟹最为鲜美,台山盛产的优质青蟹包括奄仔蟹、膏蟹、肉蟹和水蟹。台山青蟹养殖最早可追溯至清光绪年间,而大规模养殖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
“蟹围”是当地养殖螃蟹的常见方式,即在海边圈养螃蟹。与池塘河塘养殖的淡水蟹不同,海蟹不能用“塘”的方式围养,而需要用流动着的海水、河水来养殖。于是当地渔民在海岸沿线上筑起了三道“垄”,将水面划分成只有一个缺口的“围”,再在缺口处布一道隔离网防止螃蟹外逃,这便形成了特殊的“蟹围”方式。因此,在这种生态环境中,台山青蟹充满了“野”性,两鳌巨大有力,肉感充实。
为什么台山水域能养出高品质的青蟹呢?原因与台山当地的海洋生态环境密不可分。据介绍,台山青蟹地理标志保护区位于黄茅海和潭江对接的咸淡水交汇处,这片水域含盐量约8%—10%,最适合青蟹生长。此外,由于此处地理位置的海洋微生物丰富,盛产适合喂养台山青蟹的天然饵料——蓝蛤(本地又称“米砚”),
其他地方养殖青蟹一般用鱼虾和螺丝肉,投喂后容易死亡,导致青蟹吃的都是腐肉。而台山青蟹以台山海域盛产的米蚬为饵料,完全属天然养殖,也正因为吃得更好,所以台山青蟹肥满度更高,个头更大,雄蟹重量可达500克以上。青蟹生长周期约为40天,在此期间要经历6至7次蜕壳。在这样的水源养殖出来的青蟹,肉质白净细嫩,口感更加爽滑清甜。
正因独特的地理环境,优质的海洋生态才孕育出了台山青蟹。优良的品质让台山青蟹的品牌特色逐步显露,台山青蟹规模化养殖前景越来越广阔,台山青蟹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也是广东省目前唯一的海产品成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与此同时,台山政府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近年来,为保持海洋生态环境,助力台山青蟹等水产养殖业大发展,台山政府做了大量工作,包括对沿岸地区的排放进行严密监控和管理,对周边海域水质进行严格监控,确保海域水质保持稳定。在水产养殖方面,严格控制网箱养殖范围,推广“海上渔场”式的水产养殖;同时与相关科研机构联手,积极监控各类渔业资源的动态情况。作为台山青蟹的重要饵料的蓝蛤,必要时还通过补苗等方式保证其可持续生存。同时,在周边海域制造人工鱼礁,优化鱼类及海底生物的生存环境,保护台山青蟹保护区周边海域生态平衡,为台山青蟹养殖提供优质水域条件。
随着台山青蟹标准养殖和品牌形成,台山青蟹逐渐走出江门,销往珠三角、福建、浙江以及港澳地区。同时,政府围绕着青蟹品牌积极发展农业旅游,打造特色农业小镇,台山中国农业公园、水稻生态文化园、天汇海鲜食街孕育而生,加上本地富有特色的温泉景点和碉楼文化,使台山成为江门乡村旅游一道靓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