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大米
台山地处广东西南部,频临南海,三面环山,地理条件优越,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气候属于亚热带气候,具有雨水充足,日照时间长的特点,据调查显示,台山拥有众多的富硒优质土壤量,土质达到国家一级和国家二级土壤标准,非常适合水稻的种植,拥有多个水稻种植基地,以及二十万亩水稻示范区,其出产的大米口感香甜,软滑不腻,以其为原料生产的台山米粉更加口感鲜甜,是非常具有台山特色的特产。
台山大米一直享有较高的盛誉,是广东省优质粮主产区,有“广东第一田” 美称,也是国家优质商品粮基地之一。2013年,台山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中国优质丝苗米之乡”称号。
台山市种植水稻历史悠久。自隋代(公元600年左右)以来,台山已有农事活动的记述,长期以来人们开展作埂(田埂)、筑基、筑堤围海造田种水稻,凡有淡水灌溉的地方都开发成稻田。台山是华南地区稻种的源产地之一,野生稻遍布于台山境内。历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辛勤劳动中,不断选育出适应于当地栽培条件和适合人们需要的、且具特色的品种。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选育出“新四粘”、“木新粘”等优质水稻品种, “新四粘”在上世纪70年代已经是香港市场品牌大米。1982年农民育种家梅国衡选育成晚造优质矮杆品种“紧粒新四”,被评为国家名优品种。 2000年以来,相继培育出“齐粒丝苗”、“五星丝苗”、“齐丰占”和 “象牙香占”。特别是“象牙香占”凭着优良品质而闻名广东,并移植至江西等周边省份及东南亚一带。
近十几年来,台山市加快引入推广应用优质稻生产技术,从育苗、整地、插种、收获、烘干、归仓采用机械化作业。开展土壤养分检测和肥料田间试验,根据稻田土壤供肥能力和施肥效应,适时补充水稻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肥料,同时在满足水稻生产期需肥量规律的前提下,科学合理控制施肥量,提高氮磷钾等大量元素肥料的利用率,从而降低肥料的用量,减少因过度施肥对稻田环境造成的污染。通过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有效防控水稻病虫害的发生,确保水稻的高品质。
收获烘干后,台山大米采用特有的加工工艺,一般需经清理、去石、磁选、砻谷、谷糙分离、白米分级、色选、包装等工序,因台山大米粒型细长,采用了三道砂辊组合、直排筛眼等特有的加工工艺,保障在碾米工序中有效去除外壳和减少碎米的产生,提升出米率。抛光时抛光机碾白室的筛网,筛眼的排列则采用直排方式,利于排糠的顺畅,使大米外观更整洁,达到光泽自然的效果。
2015年12月8日,在全国第五次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专家评审会上,“台山大米”顺利通过专家评审和答辩,成为江门市第三项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的产品。
在近期公布的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名单中,台山大米作为广东14个区域公用品牌之一上榜,这标志着台山大米作为广东知名品牌依然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