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人系列
伍庭芳
{{ play_currtime }}
{{ songarr.length > 0 ? songarr[play_idx].file_time : '' }}

伍廷芳

伍廷芳(1842~1922),名叙,字文爵,又名伍才,号秩庸,后改名廷芳,广东新会人,1842年7月30日出生于马来亚,是中国近代著名外交家、法学家。他曾先后两次被清政府任命驻美、墨、日、秘、古等国公使,辛亥革命后脱离清朝政府,投身于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先后担任南京临时政府司法总长、军政府外交部长、华民国政府外交总长、财政总长、广东省长、代总统等职,为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进行民主革命作出了贡献。

伍廷芳一生中有过许多首开先例的丰功伟绩,永远值得后人瞻仰纪念!

中国创办日报第一人

伍廷芳3岁随父回广州芳村定居,13岁时曾被绑票,逃脱后只身赴香港圣保罗学院求学,接受了六年的西式教育,5年后,以优异成绩毕业。求学期间,与黄胜一起创办第一家中文报纸《中外新报》,又协助陈蔼亭创办《香港华字报》。实为中国创办日报第一人!

中国自费留学第一人

1862年,担任香港高等法院译员。1864年,与何进善牧师的长女、何启之姐妙龄女士结婚。1870年,由高等法院调任巡理厅首席译员。1874年,自费留学英国,入伦敦学院攻读法学,斯满后取得大律师资格。这也是首开了中国自费留学之先河!

洋务运动先行者

1877年2月返港,是获准在英国殖民地开业的第一位华人律师,同时又被港府选任为考试委员。洋务运动开始后,天津海关道黎兆棠将伍廷芳引荐给李鸿章,李鸿章将之延入幕府。在李鸿章幕府,伍廷芳参与创办了津沽铁路、北洋大学、北洋武备学堂、电报局等一系列洋务,还曾担任开平铁路公司、中国铁路公司总办,创办了中国第一条客货两用的唐胥铁路。除办理洋务外,他还协助李鸿章,先后参与多项外交谈判活动。

开中国刑法新纪元

伍廷芳还与人修订《大清现行刑律》,废除凌迟、枭首、戮尸等刑罚,禁止刑讯,又主编民事、刑事、诉讼法等,结束了中国民法、刑法不分的局面,孙中山为其写的墓志铭中称此举为“为中国刑法开新纪元”。

孙中山的得力助手

1896年,被清政府命为出使美国、西班牙、秘鲁公使。1897年2月25日,返港省亲,受到港督罗便臣、驻港陆、海军司令、立法局全体议员及士绅们的热烈欢迎。1899年,奉命同墨西哥签订《中墨通商条约》。1902年,应召回国,授四品候补京堂衔,先后任修订法律大臣、会办商务大臣、外务部右侍郎、刑部右侍郎等职。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以后,伍廷芳被任命为司法总长。1906年,伍夫人何妙龄捐巨款建成何妙龄医院。伍廷芳居港20余年。1907年,再次出任驻美国、墨西哥、秘鲁、古巴公使,两年后回国。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伍廷芳在上海宣布赞成共和,致函清廷,劝告清帝退位。1911年宋教仁、陈其美等人商量在上海起义,成立“沪军都督府”。伍廷芳任外交总长。1912年,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伍廷芳被任命为政府临时司法总长。1916年,出任段祺瑞内阁外交总长,次年代总理,旋因拒绝副署解散国会令解职出京。1921年,任广州军政府外长兼财政总长。北伐战争时,曾代行总统职权。

1922年6月23日,在广州病逝,终年81岁,葬于广州东郊一望岗(今越秀山体育场南端)。同年12月17日,在上海九亩地新舞台召开追悼大会,会场上悬挂着孙中山的亲笔挽辞:“人亡国痒”。参加追悼的团体、个人达万人,追悼会持续了几天。孙中山为表彰伍廷芳对辛亥革命的功绩,亲撰《伍秩庸博士墓表》,以表纪念。

选择集数(共1集)

  • {{ index+1 }}
  • {{ item.title }}
  • {{ item.file_time }}
  • {{ item.vi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