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人系列
黎民伟
{{ play_currtime }}
{{ songarr.length > 0 ? songarr[play_idx].file_time : '' }}

黎民伟

黎民伟,生于1893年,原籍广东新会,生于日本。中国内地编剧、导演 、摄影师、制作人。中国电影事业的拓荒者之一,有中国“纪录片之父”的美称。黎民伟自幼喜爱摄影与戏剧,热心于国民革命,曾利用戏箱偷运枪支支援黄花岗起义。从事电影工作后主张电影救国。

他的一生中有两个关键词,一是革命,再是电影。十几岁加入同盟会,21岁开拍电影,于他,二者都是一生的选择。其实这两者骨子里相似,内里都有一种乌托邦冲动,不过前者要真刀实枪地重建一个新世界,后者却以光影做个春秋大梦,并借助胶片,把自己的梦想给他人看了。

黎民伟最早的拍摄活动,旁人看来像是自娱。第一部短片《庄子试妻》的全套人马是他的四兄黎北海、妻子严珊珊、他自己;第一部故事片《胭脂》成为了香港的首部电影、首部故事片,黎民伟也因此被尊为“香港电影之父”。

1911年他组织了香港第一个文明戏团体“清平乐”,借演出之便,他和他的同志利用戏箱,把枪械从香港运到广州,供黄花岗起义之用。自1921年起,他扛着摄影机追随孙中山左右,纪录大革命时代孙中山和革命军的重要活动,如拍摄《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在东较场拍摄孙中山阅兵典礼等,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 1924年11月,黎民伟以西关多宝坊的探花第作片场拍摄《胭脂》 ,这是香港第一部做事片。黎民伟在广州还开创了中国拍摄纪录片的先河:北伐开始,黎民伟和罗永祥扛着笨重的摄影机,不顾生命危险,在战火纷飞中拍摄了攻打惠州城的镜头,甚至从飞机上俯拍战场全景。这些战地摄录镜头,组成大型新闻纪录片《国民革命军海陆空大战》。孙中山为褒奖黎民伟的贡献,亲笔题字:“天下为公。"

他为把中国的“超迈之思想,纯洁之道德,敦厚之风俗”介绍给欧美作了不懈努力。1929年与北京真光戏院老板罗明佑合拍了由孙瑜执导,阮玲玉主演的《野花闲草》,这部严肃的社会生活题材作品彻底改变了粗制滥造的武侠片的影潮,使30年代电影走上了新的方向。他提出“复兴国片、改造国片”的口号。1928年亲自执导两部有鲜明平明反帝内容的故事片《蔡公时》和《祖国山河泪》,1930年创建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与上海印刷商黄漪磋合作组建联华影业制片印刷有限公司,提倡艺术、宣扬文化、启发民智、挽救影业。拍出了一系列中国电影史上的不朽杰作:《城市之夜》、《母性之光》、《三个摩登女性》、《小玩意》等。

他热心于文学电影的拍摄,不仅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革命志士, 更是早期中国电影拓荒者中的重要人物。他始终恪守自己的人生准则和生活信念,为国爱民,表现出一个正直的、进步的、爱国的电影事业家与艺术家可贵的思想品格和人格魅力。他在电影创作中一贯坚持的重要原则就是真实感。

他多才多艺,会编会导会演会摄,懂得和熟悉电影技术,坚持宗旨纯正、艺术优美的创作思想和制片原则,给当时中国影坛带来一股比较健康和清新的气息。他的电影生涯,一直伴随着中国电影前半个世纪的历史足迹。他的身上,既体现了电影先驱们开拓进取的共同品格,又显示出其正直坚定的独特个性。电影救国”是他一生的事业与追求。

1953年10月26日,黎民伟不幸逝世,享年60岁。在黎民伟追悼会的厅堂上挂着“国片之父”的横幅,这是电影界给予他一生的最高评价。

选择集数(共1集)

  • {{ index+1 }}
  • {{ item.title }}
  • {{ item.file_time }}
  • {{ item.vi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