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钢百
五邑侨乡自古人杰地灵,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不仅成为了光辉夺目的“院士之乡”“明星之乡”,更是赫赫有名的“美术之乡”。曾涌现出李铁夫、冯钢百、胡根天等一大批赫赫有名的美术大师。冯钢百,别名百练、均石,出生于1884年,是上世纪杰出的油画艺术家。他的作品以肖像、静物、风景为主,尤其擅长肖像,70多年的油画艺术生涯让其为20世纪中国现代美术留下许多经典作品。他在广东乃至中国现代美术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冯钢百出生于新会的一个华侨家庭,父亲嗜赌,他从小跟随祖父在乡间生活,自幼酷爱绘画,但由于家庭贫苦,在13岁后便不得不辍学谋生。辍学后的他曾在纸扎店和木偶制作店做工,但他并没有因此放下绘画。16岁拜师袁祖述学习人像写真。1906年,22岁的他因为阴差阳错的机会到了墨西哥,当他第一次随船到达墨西哥城时,就为当地博物馆陈列的西方油画所倾倒,下定决心留在墨西哥学画。他在洗衣店、餐馆做杂工的间隙仍然坚持绘画,在工暇时,他就四处外出写生。在艰苦的学习中,他的肖像和风景画崭露头角。冯钢百的勤奋和才华得到了墨西哥著名画家刁文的赏识,推荐他到墨西哥国立美术学院半工半读长达五年。1911年,冯钢百从墨西哥国立美术学院毕业。他经孟罗萨教授的帮助,得到去美国深造的签证,先后在旧金山卜忌利美术学院、芝加哥美术学院、旧金山“九街学生美术研究院”学习画画,都是半工半读,这期间跟随著名画家罗伯特·亨利学画十一年,成绩优异。
冯钢百在美洲学习油画前后有十几年。他的油画奠基于写实的技术根底,十分厚实和严谨。从他曾经入选墨西哥全国美术展览会的《洗衣女》、《工匠》,以及在美国创作的《马夫》、《飘泊者》等作品之中可见一斑。冯钢百在国外画的肖像画,有相当部分是以华侨为对象的,他以浑厚的笔力,画出了中国人的气质和性格,表达了东方人的情感。冯钢百临回国之前的1921年,在纽约博物馆临摹一幅名为《意大利河》的油画,当地一位银行家看到后大为赞赏,以巨款向他订购。后来冯钢百应蔡元培之邀请回国办学,画还未完成即离开美国,而该画直到现在仍然为纽约博物馆所收藏。
1921年,37岁的他受蔡元培先生邀请回国办校,于9月回到故乡广州,计划短暂停留后北上工作,期间他结识了画家胡根天,由胡根天介绍认识了时任广州市教育局局长的许崇清,许崇清十分欣赏冯钢百,极力劝说他留在家乡培育美术人才,与胡根天共同创办了广州市立美术学校,并组办了“赤社美术研究会”,虽然后因“赤”字被不得已被迫更名为“尺社”,冯钢百更是被当时海军司令的姻亲取代了校务主任的职位,不得已离开广州市立美术学校。历年来,由“赤社”培养的美术人才数以千计,有力地推动了广州美术教育的发展。此后他游走于上海、香港、广州、南京等地担任美术教师。新中国成立以后,受好友之邀回到广州,不久便出席了广东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起,历任广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副馆长、省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理事、广东省第四、五届政协委员。1984年,冯钢百因病去世,享年100岁。这位百岁老人,一生都在为国家美术事业的发展而奔波,对新中国油画发展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