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信博物馆
台山银信博物馆位于江门市台山市端芬镇546县道东5附近,是台山市端芬镇海口埠南粤古驿道项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17年5月24日,银信博物馆随着台山市海口埠银信纪念广场正式启用而同日开放,吸引了来自珠三角等地3000多名市民参观。银信博物馆“内外兼修”,“外”则大方自然,精致典雅,建筑艺术突出;“内”则藏品丰富,文物多样,具有重要参观价值。
银信博物馆是一栋骑楼式建筑,共有2层,一楼面积512平方米,二楼面积210平方米,从外观上看,翻新后博物馆整体上看起来颜色鲜艳、美观大方、中西结合、有建筑美。洁白的外墙、朱红的门窗、鹅黄的雕饰,这样的色彩搭配,使得博物馆显得格外靓丽,成为古驿道上一抹靓丽的风景线。外墙和柱子的建筑、雕饰都是西式风格的,外墙正中间有一块暗红色的木匾,上面镌刻着“台山银信博物馆”的字样,顶层有精美的西式雕花,对称均匀,还刻有“海口埠”的字样。
馆内宽敞明亮,能够同时容纳许多游客参观,同时展出大量银信文物及珍贵历史照片。江门银信主要来源于北美、澳大利亚和东南亚等地,目前发现的侨批中,即银信,最早的侨批也在江门,是1880年的一封家信。而在数额上,江门五邑地区的银信除了书信夹带方式外,还有支票方式,涉及的金额也要大很多,其中一些银信一次就达上千元。馆内除了展出银信原样外,还有放大后的复制件,这些放大后的复制件,能够让游客们更加清楚地看到银信、家书上的内容。
馆内则设置圆梦之旅、银信递送、家庭最大、情系桑梓、复兴之梦、文明之魂等六个展陈板块,共展出了千余张银信及反映近代华人在海外奋斗,支援祖国建设的图片,向世人讲述江门乡亲海外奋斗故事。
馆内各主题板块通过文字、图片以及一张张陈旧发黄的银信,系统地介绍了从19世纪开始,江门乡亲越洋奋斗的故事。“圆梦之旅”板块记载了第一批台山出洋华工的辛酸史,记载了他们在美国、加拿大兴建太平洋铁路时,洒下的汗水,为当地所做出的杰出贡献;“银信递送”板块记载了从晚清到民国,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银信的传递从早期亲友捎带到银号递送,后来演变到商号、官方邮政、银行等机构协力完成的邮政发展历史;“家庭最大”板块记载了对家人的资助,还有对长辈的嘘寒问暖,对晚辈的叮嘱教诲春雨润物般的好家风故事;“情系桑梓”板块记载了他们心系家乡、节衣缩食,把剩余的财物寄回家乡,支持家乡建设的爱乡故事;“复兴之梦”板块记载了江门华侨在抗战期间,纷纷捐资支援抗战,踊跃参战,英勇献身的事迹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但又遭受西方列强封锁时,海外华侨和侨眷积极响应祖国号召,源源不断地输入侨汇投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感人爱国故事;“文明之魂”记载了五邑华侨身处欧美发达国家,积极吸纳世界现代文明,并积极将其引入家乡和祖国的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美好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的根让我们情深意长,共同的魂让我们心心相印,共同的梦让我们同心同德,我们一定能够共同书写中华民族发展的时代新篇章。”聚侨心:“根、魂、梦”牵起精神纽带。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