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
袭击钟鼓楼
{{ play_currtime }}
{{ songarr.length > 0 ? songarr[play_idx].file_time : '' }}

袭击钟鼓楼

钟鼓楼,位于开平沙冈潭江河畔的金山圩侧,由钢筋水泥建造而成。曾经是村里警示盗匪来袭的瞭望哨,当时盗贼十分猖獗,经常从谭江水道过来抢劫村庄,再加上当时还没有钟表,晚上需要报时,于是村里的人在华侨的带动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在金山圩侧建了一座碉楼,楼高3层,上置钟鼓,每逢晚上,派人值守,击鼓报更,鸣金报匪,后来这座碉楼便被称为钟鼓楼。

1944年夏天,日伪军占领三埠后占据了钟鼓楼,并以此楼为据点,屡屡对沙冈的村庄进行骚扰,危及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当时沙冈乡乡长以及开明乡绅出于义愤,在共产党地下党员的积极帮助下,组织起了沙冈抗日自卫队。中共党组织委派张定原在该队担任文书,党员张伟为副队长。

自卫队员们看到日伪军的胡作非为,恨之入骨,经过侦察和周密布置后,决定袭击钟鼓楼。1945年2月1日,张伟带领自卫队员在靠近钟鼓楼的地方埋伏下来,定好联系和进攻的信号,并在附近的东边围、大夫寺各架设机枪守候。

由于碉楼三面环水,易守难攻,且伪军武器装备先进,一旦开仗,我方势必吃亏,所以我方先尝试做楼内伪军连长的思想工作,该连长表示愿意投诚,并约定在正月的一天清晨7时30分打开楼门。当晚,天气十分寒冷,我方战士都藏在附近的华佗庙和圣母庙内,等待第二天伪军连长开门,但是一直等到次日上午9时30分,仍不见动静。正当战士们怀疑着事情败露了时,一名伪军哼着粤曲下楼开门了。事不宜迟,我方战士趁机冲入碉楼。由于天气寒冷,伪军又衣着单薄,所以伪军全都围在碉楼顶楼的火炉旁取暖,被我方一网打尽。是役,我方俘获楼内伪军17人。从三埠开船运送粮食来钟鼓楼的伪军,也被自卫队员打得落花流水。后来,日伪军为了消灭这支抗日武装,出动了大批军队,分水陆两路,疯狂地进攻钟鼓楼。

张伟等人带领自卫队还击,同时在楼上架设机枪,配合地面队伍,以猛烈炮火扫射日伪军。战斗持续到傍晚,日伪军无法得逞,最终龟缩回三埠。这场战斗,给了骄横的日本侵略者一个沉重打击,谱写了一曲抗敌御侮、保家卫国的凯歌。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凝聚着无数爱国同胞的鲜血与生命,依托人民、发展群众是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关键。其中,荡气回肠、壮怀激烈的江门抗战史就是人民战争路线的生动诠释。一寸山河一寸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五邑地方党组织及时派出党员深入五邑各地乡村,以“抗先”队员为骨干成立抗日自卫队等人民抗日武装,广泛发动群众投身到抗日浪潮中去。党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逐步成为了江门五邑人民坚持抗战的主要力量。

以史为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清现实,烛照未来。重温这段可歌可泣的江门五邑抗战史,我们能够深刻地认识到人民群众是中华民族战胜外部世界挑战的无穷动力,这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以人民为依托,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为打造“三门”、建设“三心”,推动“中国侨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为实现“中国梦”贡献江门力量!






选择集数(共1集)

  • {{ index+1 }}
  • {{ item.title }}
  • {{ item.file_time }}
  • {{ item.vi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