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
台山广东音乐
{{ play_currtime }}
{{ songarr.length > 0 ? songarr[play_idx].file_time : '' }}

台山广东音乐

说起广东的音乐文化,有人可能会立即想起广东的粤曲,有人可能则会想起广东的流行音乐。其实啊,在广东的音乐文化里还有着不少的“奇珍异宝”。而在这其中,台山广东音乐就是一个不能不提及的“宝贝”。

然而,在了解台山广东音乐之前,我们还是先要理清一个概念。那就是台山广东音乐中的“广东音乐”其实是一个狭义的说法,它是专指在20世纪前后以八音班为基础而产生的广东传统音乐。理清了这个概念,我们就可以开始来了解台山广东音乐了。

台山,有着广东音乐之乡的美称。不过,台山的音乐文化其实起步得相对较晚。这是因为在唐宋以前,岭南地区都被视为南蛮之地,在文化上也算得上是“荒漠地区”,因此台山的音乐文化基本上也是一片空白。直到后来,因为战争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大量中原地区的居民南迁来到台山,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而在本土文化和中原文化的相互交融之下,台山的音乐才开始慢慢起步,并最终在三百多年前出现了台山广东音乐的基石--台山八音班。

八音班,是一种民间曲艺团体的名称。在八音班里,“八音”是指用金、石、土、木、草、丝、匏、竹这八种材料制成的乐器所奏音乐之总称,而“班”则表明这是一个音乐团体。起初,八音班里演奏的多为佛教、道教音乐以及还有一些民间小调,主要是为一些乡村的红白喜事服务,所用语言则为官话,发展比较缓慢。不过到了清道光、咸丰年间,随着粤剧的产生,八音班开始与里面的戏曲相结合。他们演唱粤剧戏曲以及演奏相关的器乐,所用语言也逐渐转变为粤语。从此,八音班步入了发展快车道,开始在广东其他农村地区广泛流行。而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台山八音班率先实现腾飞,成为了台山广东音乐乃至是广东音乐开创的基础。而这一基础作用的体现,还要提到一个关键的人物。

这个关键人物的名字叫做丘鹤俦。他是江门台山人,少年时就在八音班里学艺,后来因生计所迫,远涉南洋,最后去到香港定居。在香港定居期间,他开始从事广东民间音乐的收集整理工作,留下了《弦歌必读》等广东音乐的工具书。于此同时,他自己还积极开展创作。他在台山八音班演奏的传统音乐基础上借鉴西方技法,创作出了一批台山广东音乐的佳作,比如《娱乐升平》、《狮子滚球》等。至此之后,广东音乐也开始迅猛发展,并在20世纪20至30年代达到第一个兴盛时期。而在这发展的过程中,台山广东音乐也同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首先,在配乐上,来自台山的侨胞们引入了西方的萨克斯管、小提琴等乐器,大大丰富了广东音乐的配乐乐器;其次在团体上,台山地区的八音班团体数量庞大,成为了演奏广东音乐的主流力量,同时他们丰厚的底蕴也是广东音乐作品的重要素材来源;最后,台山地区也是率先将广东音乐与现代唱片技术相结合,推动了广东音乐的向外传播。可以这么说,没有台山广东音乐,就不可能有这一时期如此辉煌的广东音乐。

而时间来到建国后,台山广东音乐继续得到发展,不仅出现了刘天一等一些广东音乐的大师级人物,还为广东音乐增添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不过,到了改革开放时期,台山广东音乐也同样面临着流行文化的冲击。幸好,近年来当地的各界人士也在积极地开展工作,通过“申遗”、开办青少年培训班等各种手段,一定程度地扭转了台山广东音乐的颓势。不过在未来,振兴台山广东音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就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了。




选择集数(共1集)

  • {{ index+1 }}
  • {{ item.title }}
  • {{ item.file_time }}
  • {{ item.vi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