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圣庙会
每年农历二月十三洪圣诞日,蓬江区潮连街都会开展别具特色的民间习俗活动——洪圣庙会。这一习俗从明朝万历二十八年建洪圣殿立庙开始,由卢鷘等人创办,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潮连庙会是江门规模最大的南海神“洪圣龙王”祭拜活动,被列入江门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名录。
据史料记载,卢鷘中试举人,担任安徽蒙城县任知县,他为官清廉,在当地很有声望。他还是个很孝顺的人,因母久病未愈,听说大王庙,即当时的洪圣庙神灵,于是亲自到庙求神保佑母亲,母亲病好后,嘱咐其任满离职时,请神一起回乡祀奉。卢鷘到庙占卜,并与当地乡坤商议,由本人出资雕塑新像在原庙,抬旧神像回乡祭祀,以回报神的恩德。因为当时寺庙还没有建成,暂时将神像安奉在容驷里闸门内,不久便抬神像选择庙址。当民众抬神像行至富冈海边“天后庙”前时,突然神像重起来,抬不动。占卜得知神意在此建庙,并卜问“天后娘娘”应允。因为这样的缘故,卢鷘与乡坤商议决定把“天后庙”改建为洪圣殿。
由此之后,每年洪圣诞圣龙王出游,举行“洪圣庙会”。全岛的民众、海外的乡亲,各姓氏将祠堂公偿,齐齐捐款合办庙会。庙会活动内容有:祭海打樵、抢水陆炮、洪圣龙王巡游,到哪村,村的姓氏祠堂就举行摆“迓圣”,舞龙、舞狮,做大戏,武术、飘色、民间歌舞、八音锣鼓队、仪仗乐队等表演,还筵开神诞大餐,席间投圣物为公益慈善捐款等活动。全岛鞭炮齐鸣,民情振奋,各地民众踊跃而来,潮连岛上人潮涌涌,热闹非常。人们把活动取名为“洪圣庙会”。
祭礼仪式包括祭海仪式,是由礼生主持:先由身穿明朝衣冠,红顶花翎的文班、武班、銮舆班全体人员,一共128人齐集列队站立神像两旁,由銮舆班人员抬神像出庙就座。鸣炮,擂鼓、鸣金一起共108响。全体信众在庙门口广场齐集,集体祭礼。
打樵、抢水陆炮:一般是十年举行一次,打樵祭海是人们为了祈福祈平安,感恩妈祖,便用木屑拌上燃油,沿街拨灯,敲锣打鼓,一直到海边,祭海祈福。以达驱邪避灾,平安发财之愿望。用五生五熟,果品来做祭品。何为五生五熟呢?五生指的是放在小盘中,用红蓝彩线束起的小豆,绿豆芽。五熟指的是烹调成的各种食物。仪式中有由各姓以祠堂名为派出代表抢炮头。就是将特制炮头点燃后射向天空后,然后落下来,人们乘机争抢带有标识的炮头。据说谁家抢到炮头,保管他全年顺利、平安兼发财。
洪圣龙王巡游:,出巡队伍由铜锣、灯笼开道,接着是“肃静”、“回避”等牌匾,其后是鲤鱼队、兵器队和代表龙王的木龙;数十名着装统一的年轻人扮演护送龙王的角色,他们有的撑罗伞、掌扇,有的肩抬神座、祭祀用品,浩浩荡荡地走村串巷,沿途爆竹声响个不停。该巡游历时约2个多小时,最后巡游队伍重回洪圣殿前。还有飘色、民间歌舞表演队、灯色队、八音锣鼓队等,整个巡游队伍人员通常是600多人。巡游前一、二天,全潮连各乡村都进行环境卫生、路障的清理和清洁,所以全潮连岛气象一新,人潮涌涌看出游,热闹非常,好似过第二次新年。 潮涟洪圣庙与洪圣诞是景与情的交融,历经几百年依然风情万种。这一习俗表达了民众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家庭幸福的美好愿望,彰显了侨乡独特的民情风俗,牵系着千万侨乡心中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