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汶村庙会
庙会,这是一种以祈福为目的、以寺庙为依托、以乡镇为基地、以市井百姓为参与主体的传统民俗活动。它可以说包含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绝大多数要素,是我们当之无愧的文化瑰宝。而在台山的汶村地区,就有着独具特色的庙会文化。现在,就让我们一同来了解一下台山汶村庙会的独特魅力吧。
说起台山汶村庙会,还是要先从汶村的建村典故开始说起。话说在北宋年间,一位名叫陈凯的人士因为家族遭遇变故,开始四处逃难。一天夜里,他来到现在属于汶村地界的三圣寺这里住宿,在睡梦中,他得到了神人关于在此建村的指点。于是在醒后,他回到家乡,率领族人再次来到这里,改三圣寺为三圣堂,并就地建立村庄,定居下来,这就是汶村的由来。而在建立汶村的过程中,他们也带来了中原地区的民间习俗--庙会。
不过,此时他们的庙会与现在还有着巨大的差异。起初,他们的庙会非常地简陋,只是简单地抬起三圣堂里的释迦摩尼、北帝以及榕树大圣这三位神明的神像在村中巡游,除此之外再无仪式。直到清朝顺治年间,这里的村民开始为庙会加入了舞龙队伍,使得庙会活动初具气派,这才形成了现在台山汶村庙会的雏形。而在此后,台山汶村庙会的内容也逐渐增多。在清朝乾隆五十二年,由于村里面人丁兴旺,财力充足,他们又往庙会中加入了飘色、醒狮、八音班等巡游队伍,并作出了规定;村里每逢十年举行一次大型庙会,而其余每年则举行一次小型庙会,这也标志着台山汶村庙会的最终成型。
在这里,我们着重了解一下村里十年一度的大型庙会。它一般会在农历二月初举行,总共为期五天。在庙会开始的第一天早上,会有许多队伍参与大巡游。他们会一早集中于三圣堂前,进行大巡游前的准备工作。而到了上午十点,大巡游正式开始,队伍也开始前进。在这些队伍中,有着鼓乐队、旌旗队、醒狮队、飘色队以及八音班等诸多分类。他们会巡游汶村以及其周边的十余座村庄,最后回到当地镇政府的所在地--鱼地墟,总共历时四个多小时。在此期间,队伍们会边巡游边表演,所以他们所到之处一般都会鼓乐争鸣、万人空巷,真是热闹极了。而在巡游过后,汶村里也会开设舞狮表演专场和村民书法美术展览专场,吸引了许多有着相关兴趣的人员前来观看。到了晚上,村里各处则会亮起早已经布置好的彩灯,并且,在村里的舞台上也会有专业的粤剧剧团来为村民们表演经典的粤剧剧目。至此,庙会第一天的活动也就完结了。而在随后的四天里,汶村当地也会继续开展其他各式各样的民俗文化展览活动。不过,这时的汶村庙会则更多是作为一种旅游项目来招待各地的游客。
现在,台山汶村庙会的影响力已经远远地超过了以往,这主要得益于两点。首先,在2009年,台山汶村庙会被选入江门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当中,这大大提高了它的知名度。其次,随着近年来台山旅游业的发展,它也作为汶村乃至于是台山的一个旅游文化特色来吸引各地的游客,这无疑也增加了它的影响力。总而言之,台山汶村庙会现在已经到达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度,相信它一定会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