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概览
浩瀚的南海之滨,奔流的西江和潭江环拥着一片富饶而传奇的土地,它就是珠江三角洲的江海门户——江门。
江门,别称“五邑”,广东省辖地级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西部,濒临南海,毗邻港澳,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珠江三角洲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江门地域总面积9505平方千米,辖3个市辖区和4个县级市。常住人口约四百五十万,绝大多数为汉族。江门市有少数民族45个,少数民族人口分布较分散,以壮族、土家族和苗族人口居多,占人口总数的0.2%。
江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广府文化的代表城市之一。境内居民多使用粤方言,以“四邑话”与“客家话”居多。中原文化与海洋文化在这里交集,碰撞融合为勤劳务实与开放创新的江门精神。明代大儒陈白沙“学贵知疑”,开启了岭南学派包容交融的学风。近代梁启超以天下为己任,为民族强盛奔走呼号。“中国飞行第一人”冯如,将年轻的生命献给了祖国航天事业。江门也是院士之乡,至2020年止,共有34名院士祖籍在江门。江门还孕育了一百多位影视演艺界知名人士,香港电影第一人黎民伟,中国第一位电影皇后胡蝶,中国舞蹈之母戴爱莲,粤剧大师红线女,以及载誉国际的超级巨星周润发、刘德华、梁朝伟、甄子丹,等等,祖籍都在江门。
江门是著名的“中国侨都”,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所在地。绵延的岁月里,这块土地上曾有无数先民漂洋过海、创业他乡、报效故土。中西合璧的建筑瑰宝点缀着这片广阔的土地,闪耀在世界文化遗产的典册中;400多万侨胞足迹遍布世界各地,缔造了世界移民史上的奇观。
江门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区位优势突出,开发腹地广阔。江门是珠三角及港澳地区与粤西连接的重要交通枢纽,已开通的广珠城际把江门纳入了珠三角一小时经济圈,建设中的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将成为省内第四大轨道交通枢纽,江门大道、江顺大桥、广珠城际江门段、深茂铁路江门段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建设或相继建成,区内交通网络日臻完善;江门还是粤港澳大湾区内唯一具备可大规模连片开发土地的地级市,发展空间广阔,土地承载力优势明显。
江门还是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城市。这里不仅有著名作家巴金赞赏不已的小鸟天堂、闻名遐迩的岭南心学名山——圭峰山、入选广东省“十大美丽海岛”的上下川岛等风景名胜、风格独特的碉楼、骑楼,还有一条贯穿新会、台山、开平、恩平的温泉带,再加上优良的生态环境,丰富的人文古迹,让江门获得了“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江门的制造业集中且发达,在五金卫浴、纺织化纤、摩托车汽车零件、半导体照明等领域都居于国内领先水平,拥有多个国家级产业基地、生产工业园区。
从1982年6月被定位为广东省辖地级市以来,江门一直保持着稳健的发展势头。早在“八五”期间,江门市已跻身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是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小康”的24个大中城市之一。如今,江门更在已有的基础上,发挥区位优势,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东风,要把江门打造成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